为什么镜头比机身更重要?
很多入门玩家把预算全砸在机身上,结果画质依旧平平。**决定成像素质的第一要素是镜头**,机身只是负责记录。同样一台全画幅单反,装上套头与装上专业定焦,差距肉眼可见。所以先想清楚:你是要“拍到”还是“拍好”?

新手最常问的三个问题
1. 第一支镜头选变焦还是定焦?
答案取决于场景覆盖与练习目的。
- 想一镜走天下:18-135mm、24-105mm这类**标准变焦**最省心,旅行、扫街、人像都能应付。
- 想练构图与光圈:35mm F1.8 或 50mm F1.8 的**大光圈定焦**便宜又锐利,强迫你用脚步取景,进步飞快。
2. APS-C画幅会不会浪费全画幅镜头?
不会浪费,但要接受**等效焦距×1.5/1.6**的转换。例如全画幅24-70mm装在APS-C上等效36-105mm,广角端缩水。如果未来确定升级全画幅,现在买全画幅镜头可以**一步到位**,避免重复投资。
3. 副厂镜头真的靠谱吗?
适马Art、腾龙SP、图丽AT-X系列已经**媲美原厂**。以适马35mm F1.4 Art为例,解析力超越原厂同规格,价格却低三成。唯一要注意的是**个体差异**,建议实体店试镜或买支持调焦底座的新批次。
按题材挑镜头:一张表看懂
| 拍摄题材 | 推荐焦段 | 最大光圈 | 预算区间 |
|---|---|---|---|
| 风光 | 16-35mm | F4即可 | 4000-8000元 |
| 人像 | 85mm | F1.4-F1.8 | 2000-6000元 |
| 街拍 | 35mm或50mm | F1.8-F2 | 500-2500元 |
| 生态/运动 | 70-200mm | F2.8 | 8000-15000元 |
避坑指南:二手市场怎么淘?
预算有限时,九成新二手镜头性价比极高。检查三步:
- 镜片:侧光查看有无划痕、霉斑,边缘雾化直接放弃。
- 对焦:装上机身,测试全程对焦是否顺滑、有无异响。
- 光圈:缩小到最小光圈拍白墙,检查叶片是否漏油、形状是否规则。
优先选择**本地摄影城面交**,或要求卖家提供近期实拍RAW文件验货。

进阶玩法:用转接环玩老镜头
佳能EF卡口单反可以通过**EF-NEX转接环**使用索尼E口镜头,反之亦然。更疯狂的是转接M42、徕卡R等老镜头,**手动对焦+金属质感**带来独特成像味道。例如Helios 44-2的旋焦、八羽怪焦外,几百元就能体验。
注意:转接后**自动对焦与防抖失效**,适合慢拍题材。
实战案例:5000元配齐人像+风光
机身:二手佳能80D(约2500元)
镜头1:适马17-50mm F2.8 OS(约1800元)——日常挂机,恒定光圈
镜头2:永诺50mm F1.8(约500元)——人像特写,背景虚化
剩余预算:UV镜、备用电池、反光板,**整套不超5000元**。
未来升级路线
当你发现:
- ISO 1600以上画质无法接受
- 需要更浅的景深
- 商业接单对解析力有要求
此时再考虑**全画幅机身+大三元**。镜头保值率高,机身贬值快,**先烧镜头后烧机身**永远是最优策略。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